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北起大運河四女寺節點,全長130公里
德州新聞網訊(記者 馬樂 通訊員 王龍春)連日來,高溫天氣持續,在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(禹城段)項目建設現場,工人們頂著烈日開展施工作業,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進度。據介紹,今年9月底,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將實現全線通車。
德州因黃河而生,因運河而興。近年來,我市搶抓黃河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山東省“四廊一線”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機遇,大力實施“兩河牽手”工程,成立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,充分挖掘黃河、大運河地域文化內涵,高水平編制連通廊道總體景觀規劃,形成全域“一廊四區多點”的總體景觀結構。
“‘一廊’指兩河連通廊道,北起大運河四女寺節點,南到黃河潘莊引黃閘,總長度130公里,連通黃河、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,串起文脈、水脈、人脈?!笔悬S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綜合協調組組長劉萬里介紹。為落實好規劃,指揮部辦公室制定統一建設標準,明確“6+ 1.5+3+2”的道路體系,即6米的車行風景道、1.5米的綠化隔離帶、3米的騎行道、2米的慢行步道。同時結合區域景觀特色,提升兩岸綠化質量,營造多姿多彩的沿途景觀。
武城縣四女寺鎮依托四女寺水利樞紐,錨定德州主城區“南花園”的總體定位,著力打造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、產業轉移及功能疏解承載基地、生態休閑“微旅游”基地,以現代城鎮發展支撐文旅項目建設?!包S河大運河連通廊道的建設,將進一步密切四女寺鎮與德州主城區的聯系,助力文旅產業發展?!彼呐骆傸h委副書記唐陽介紹,隨著連通廊道高標準騎行道的修建,將有力助推體育賽事的謀劃,集聚人氣,繁榮賽事經濟,提升區域影響力。
位于齊河縣馬集鎮的潘莊引黃干渠渠首,是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的南部起點,由齊河縣負責對堤頂路拓寬及橋涵閘重建改造。馬集鎮將圍繞連通廊道項目,全力建設“黃河第一驛站”景觀節點,突出“兩河牽手”的形象內涵,優化提升文化廣場,開發黃河風情特色民宿,逐步形成“以農促旅、以旅興農”的產業格局,爭創特色文旅品牌,助推鄉村振興。
據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建設指揮部介紹,9月底黃河大運河連通廊道工程將實現全線建成通車,屆時將結合河道兩側優良的生態環境、多樣的景觀資源和多元的歷史文化,打造景觀節點,連通風景道、綠道、配套驛站等各種服務設施,策劃旅游線路,打造水清、岸綠、景美、文化興的綠色長廊,建設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重要的集中展示地,形成“德州人游德州的風景道,冀魯地區知名的網紅地”。